跳到主要內容

什麼是垢圖?鋼刷畫出水墨畫,老牆變身地景藝術

 垢圖的定義?

「垢圖」(Clean Painting)一詞是我對自己創作方式的命名,是以「鋼刷」及「型版」在老舊牆面上刮出如水墨畫風格的線條,讓不起眼的角落有了新的生命。

2011年我以路邊石頭在牆上刻劃出文字,用來砥礪當時人生陷入低潮的自己,原以為自己不會再踏入藝術領域,但經過一年的刻字過程,發現自己還是最愛畫畫,於是我從石頭晉級到鋼刷,也發展出型版以輔助我能精準地畫出造型,這樣老舊牆面上刻畫的創作方式於焉誕生,

「垢」字是由「土」與「后」的相連,字面上看起來是汙垢,但實際上是有「在自己的土地上稱后」之義,這系列作品打開了我不凡的藝術之路。

👉歡迎加入 合流藝術工作室FB粉絲頁

(圖為2011年《寫作課》作品 地點:新竹縣峨眉鄉)

為什麼我們需要垢圖?

垢圖不論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以及環境的改善都有其價值,總的來說有兩個重要指標:
第一個是「對水墨藝術的再定義」,第二的是「對空間環境的再造」。

★「對水墨藝術的再定義」:我在大學時期是主修水墨畫的,毛筆與紙是常用工具,一直到了畢業我仍對水墨藝術非常的熱愛,這樣的熱愛轉移了日常生活中,記得在一次散步裡,我發現了台灣老水泥牆的美,牆上黑黑灰灰的塵垢,看似一幅幅的水墨畫,斑駁的樣貌紀錄了大自然留下的痕跡,也只有台灣的溼度、水泥合成的比例、堆砌的高度以及完成後的樣貌,才能成為垢圖適合的牆面,這真的是很挑地方和看緣份,我也認為當代藝術應該跳脫媒材的限制,加上我喜歡水墨畫,所以我一直都把垢圖當作水墨畫在畫,但垢圖不僅是平面繪畫,它含有行為、環境、時間、社區的元素在裡頭,而消逝的過程也在探問「存在」的意義。
(圖為2013年作品《蕨》地點:新竹市民族路,此作品獲選為2020年台南新藝獎)
★「對空間環境的再造」:對於我來說,藝術的本質在於啟發人性的真善美,這也是從事多年藝術教育的我所推崇的,藝術應該要被應用,而且要能用來改造環境,原本我只是想畫畫,但是當這個畫布存在於公共空間,「對話」從此就開啟了,垢圖的存在讓老舊的牆面因為美麗的圖像而吸引眾人目光,但它終將會消逝,這個對話引發了許多反思:居民如何看待環境?環境能如何回饋於居民,人與自然如何在城市裡存在?這都是我作品想要探討的。
(圖為2015年新竹市陽光國小於《合流》作品前進行藝術五感體驗)

如何畫出一幅垢圖?

垢圖主要使用兩個工具:鋼刷+型版
垢圖的技法和版畫很像,是用孔版技法以及陰陽雕刻的方式來製作型版,圖像是垢圖的精隨,主要是線條的變化,這裡的線條除了「圖案本身」也包含了使用美工刀切割的技法,目前為止,垢圖型版都是「手工」畫好切割好的,也就是因為手工的線條,與機器雷射的工整有所不同,這也是垢圖所堅持的職人精神。
(影像為2012年《穿越花朵》作品製作過程)

什麼地點適合垢圖?

主要分成立面和平面兩種,必須符合幾個要素:
1.一般平房水泥外牆:牆面的灰塵要夠髒,如果以台灣平房的外牆而言,至少是20年以上的房子,一般居家的水泥牆沙質較細,較好施作。
2.水泥地板:一樣要灰塵夠厚才可行。
(圖為2017年嘉義黑金段藝術節 垢圖作品)
3.工程水泥外牆
(圖為2012年《合流》作品,在戶外的排水溝水泥擋土牆,砂土粒子較粗)

保存時間一般來說,可維持2-3年的時間(會逐漸地消逝)

誰適合畫垢圖?

垢圖是全民的藝術,也是協力的藝術,除了使用美工刀做型版的切割需要年齡的限制以外(建議10歲以上孩童),其他並無年齡與技術的限制,垢圖工作坊開設過許多親子課程,小小孩可以和父母分工來做垢圖,當他們看見自己刷出圖案的那一刻,無不驚呼原來壁畫可以用刷的,而且還可以這麼美。
(圖為2013年新竹市三民國小 校園垢圖工作坊)

作品欣賞


2022桃園富岡鐵道藝術節《流金穗月》地點:桃園市楊梅區成功路66號

*創作理念:富岡因車站的設置,運輸便利之故,早期車站前設有許多「碾米廠」,曾是舊時商業的中心,依著這個歷史軌跡,我尋找到位於永昌碾米廠旁的民居牆面作為創作地點,畫面中,我以豐穗的稻田為主題,帶狀的錯落其中,加入具有灌溉元素的河水相輔於畫面,展現川流不息的生命力,即使時光不斷更迭,我們仍可從延綿的河流裡讀到富岡一帶充滿金色奇蹟的輝煌故事。

*《流金穗月》作品紀錄:

*桃園富岡鐵道藝術節官網:垢圖 葉佩如 流金穗月 作品


2020年漫月美行動美術館 《月光秘境》地點:台南市鹽水區鹽水車站倉庫

*創作理念:鹽水的舊名為月津,人稱「被月亮包圍的所在」。月亮,在鹽水一帶的西拉雅族神話裡,象徵著母親;而港口的「水」意象,使我聯想起生命的起源,於是我在腦中幻想出一部關於島嶼的神話故事,以蟾蜍、植物、雲霧當做故事裡的角色,將牆面的斑剝花白視為故事的開場,在水月之中創造的宇宙,是身為當代人類的我,與天地時空交流的憑證。

*《月光秘境》作品影像紀錄:
*更多《月光秘境》作品垢圖 葉佩如 月光秘境
*《月光秘境》媒體報導

延伸閱讀

*2022垢圖工作坊(玄奘大學)

*2022《紙上垢圖》工作坊
*更多《紙上垢圖》:紙上垢圖 藝術家葉佩如

*2017《合流》作品與日本藝術家 池田 一 屋久島藝術季交流

*2014《合流》跨域藝術x社區對話
《合流》為2014年,藝術家葉佩如獲國家藝術基金會補助之展演計畫,實施地點在新竹市"南門溪",此計畫除了藝術創作外,亦探討環境議題,作品成果豐碩,曾多次獲邀展演與座談分享,"南門溪"因此成為新竹市陽光國小的校本課程,至今仍不斷在教育現場推動著。

👉歡迎加入 合流藝術工作室FB粉絲頁


留言

  1. 好有趣,原來牆壁與地板可以這樣做畫!

    回覆刪除
  2. 真的是很特別的藝術創作,感覺很好玩!

    回覆刪除
  3. 很棒!社區的再造與重生,讓老舊牆面有了新生命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阿聰 ,歡迎訂閱我的line官方帳號,可以看更多作品唷https://linevoom.line.me/user/_dZtvvksG2NyxBPDpONkwC1NQqZ4e5EyEMp5zRvo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環境藝術之路啟蒙者:黃馨鈺

  我想每位創作者或多或少都有受到歷代大師或身邊前輩或朋友們的啟蒙,今天我想談談對自己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啟蒙者: 黃馨鈺 學姐。 原來藝術不是只有一種樣貌 我記得初次見到她的作品,是在我大學的課堂講座,當時她正分享在 美國佛蒙特駐村 的作品,為鳥兒們編織牠們的巢,這個作品讓我非常的“震撼”, 震撼的原因是,當時學習水墨藝術的我,一直都認為要在紙本方寸之間爭高下,要追求畫面的精緻與美感;而我小時候的畫畫老師也一直鼓勵我們去模仿學生美展得獎的作品,我的藝術養成之路其實是非常傳統且刻板的, 所以當我意識到做一個鳥巢也能是藝術作品的時候,它真是打破了我固化的思維框架,我看到的不只是鳥巢而已,而是創作者對環境生物的關愛,這就是作品的精髓,而不是技法的本身,這件事讓我深深的記在心裡, 與藝術家的近距離見習 而後,因為友人的關係,我和學姐有了更直接的接觸,看著當時在台上分享的藝術家,在真實生活中也成為了朋友,真的是倍感榮幸,後來也參與了學姐2011年在成龍溼地的作品 《巢夢想前進》 ,看見其將鳥巢的概念具象化,成為了巨型的裝置作品,著實令人驚豔, 和創作期間的藝術家、策展人、居民們有了小小的交流,算是有了在藝術家身邊見習的機會, 當時自己還未發展出 垢圖 ,也還未立志成為藝術家,但是在我當時的日記本裡我是寫下這樣心願的:「要成為像學姐這樣厲害的藝術家!」 原來當時的自己就已經接觸到了所謂的環境藝術,這個經驗更是深入內心,我初探了“駐村”的模樣,也大概知道“駐村藝術家”要做哪些事,在31歲那年決心要做藝術家之後,默默的朝這個路徑走去, 請將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影響力是超越時空的 很巧的是,今年度我受景澤創意的邀請,將在 新北溪濕藝術季 地提出作品,我不禁回想起10多年前的這段經驗,只不過這個濕地的作品邀請,也讓我反思到,「我心中理想的環境藝術作品應該是怎樣的樣貌?」,「我能提出怎樣不同的觀點呢?」這個歷程將在下一篇文章和大家做分享, 今天的重點是,想好好感謝馨鈺學姐,因為當時她的發光,而引領了我走出了僵化的思維,我想很多人即使讀到大學,受過多高等的教育,也難以在真實世界碰到一位能啟蒙自己貴人, 現在,學姐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 鳥烏小作 空間,用她美好的生活能量影響更多的人,而我也持續學習著她將創作能量發揮在各個領域的跨界精神! (文:葉佩如,圖片出處:鳥屋小作FB、我們的島網路文章)